2025年6月,输了口碑杭州一位雅迪电动车用户在骑行过程中,电动迪赢车辆车架突然断裂,车断成两导致骑手摔倒,截背引发关注。后雅雅迪作为曾经连续6年蝉联国内两轮电动车销量榜首的销量行业龙头,现如今却陷入了泥潭之中。输了口碑
2025年6月,电动迪赢1818黄金眼报道,车断成两杭州一位雅迪电动车用户在骑行过程中,截背车辆车架突然断裂,后雅导致骑手摔倒,销量引发关注。输了口碑事件发生后,电动迪赢雅迪官方起初以“套牌假货”为由否认责任,车断成两并迅速下架了相关视频。然而,用户随后出示了购车发票、车管所登记信息等证据,雅迪的工作人员也证实车辆为正品。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,涉事车辆车架厚度为1.2mm,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1.8mm要求。
雅迪作为曾经连续6年蝉联国内两轮电动车销量榜首的行业龙头,现如今却陷入了泥潭之中。在19年新国标红利退潮后销量大幅下滑,净利润腰折。今年年初通过低价清仓虽短期拉动销量,却导致毛利率跌至近五年最低。
而随着九号电动车的崛起,雅迪的高端市场也逐渐失守。但近日,多地用户也反应,雅迪的电瓶车存在质量问题,但官方拒绝解决。除此之外,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《2024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》,通报12批次抽检不合格电动自行车,其中包括雅迪品牌的产品。
雅迪曾经依仗的中低端市场,如今也陷入到质量、售后危机漩涡中,在当前两轮电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,未来雅迪在市场上的表现恐难乐观。
新国标换挡期:红利退潮后的销量滑铁卢
在2019年新国标落地后,电动车行业迎来一轮规范化发展,中小品牌被加速淘汰,雅迪凭借打价格战,抢占了市场先机。
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25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国内两轮电动车销量约为5600万辆,其中雅迪销量1652.1万台。同时根据各大厂商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,从2018年至2023年,雅迪已经连续6年销量位居国内第一。但通过整理雅迪2019至2023年的财报中的盈收数据发现,收入增速分别为61.83%、39.27%、15.18%、11.95%,明显逐年放缓。
随着新国标红利的逐渐消退,电动车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。2024年度电动两轮车国内总销量4950万台左右,同比下滑9.1%,行业整体面临增长压力。
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雅迪的销量表现尤为不佳。根据雅迪2024年财报数据,雅迪控股全年收入约为282.36亿元,较2023年减少约18.8%。销量方面,2024年随着市场需求放缓,雅迪电动踏板车销量下降20.7%至393.1万台,电动自行车销量下降21.4%至908.9万台。
根据雅迪竞争对手的公布的销量以及财报来看,爱玛的销量相比2023年,跌幅仅0.35%。而小牛的销量不降反增,同比增幅超30%。这意味着雅迪销量的跌幅远超行业平均,或是因为被其他厂商瓜分掉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。从而导致雅迪的存货积压。
这些因素迫使雅迪对旧款车型降价清仓,尽管公司解释称这是应对新国标的战略举措,但根据财报数据,降价清库存的代价是,经营活动现金流从35.8亿元锐减至2.99亿元,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17天。
销量反弹难掩质量隐忧
进入2025年,雅迪的销量出现阶段性反弹。根据雅迪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,公司一季度出货量为420万台,同比翻倍;4月单月销量140万台,同比增长40%;在618电商大促期间,线上销量达35万台,位居行业首位。
然而,这种短期增长背后,因为国家再一次修订了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新国标,根据财报数据推测,雅迪为了快速清理旧国标的库存,被迫采取打价格战策略。
从雅迪控股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来看,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.2个百分点,降至11.8%,为近五年最低水平,这一数据印证了价格战对企业利润的侵蚀。
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拉动了销量,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。因为降价处理导致雅迪赚取的利润被严重侵蚀,可能为压低成本,采用减薄车架厚度、简化工艺等方式,导致车架不达标、部件脱落等质量问题集中爆发,引发安全事故。
从黑猫投诉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,搜索雅迪关键字有4000多条投诉,并且大多是关于其质量有问题或者拒绝退差价等售后问题,并且雅迪拒绝为消费者解决。
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,购买了雅迪电动车三轮车CL12,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三次不同的质量问题,并且雅迪客服拒绝解决问题,消费者要求的出具检查报告也被他们拒绝。
还有消费者买了一辆雅迪电动车:第二天发现前轮胎有异响,一直找门店解决未果,投诉后才解决。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问题,但雅迪客服并未处理且认为都是消费者外力造成的。消费者坦言,自从买了这车就一直在修车的路上。
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到雅迪的售后在出现质量问题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。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显示,雅迪在近30天就收到了58次投诉,但是仅解决了其中的10个。这样的售后处理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消费者信任崩塌,使其品牌形象受损。
冲击高端市场乏力,研发投入与战略稳定性不足
雅迪虽极力布局高端化路线,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,根据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2024年的年度报告,九号、小牛电动车的平均售价为4780元,雅迪的平均销售价格只有2730元。
同时根据鲁大师对全国销售量靠前的22座城市的线下调研数据显示,在4000元以上,乃至7000元以上价位的高端、超高端车型市场,九号品牌领先于雅迪、爱玛、小牛等品牌。
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其研发投入力度不足,导致雅迪在智能功能研发方面进展缓慢,其推出的智能功能被消费者评价为“噱头大于实用”。
此前有用户反应,远程启动常因网络延迟失效,多次操作才能成功,且误触率高(口袋误碰APP导致车辆无故启动);电量显示与实际续航偏差超20%,轨迹追踪定位误差常达数百米,实用价值极低,被用户吐槽“花几百块买了个频繁卡顿的鸡肋功能”。
根据雅迪与九号的财报数据分析,尽管雅迪2024年研发投入增至11.92亿元,但占比仅3.4%,远低于九号的6%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其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果。
雅迪没钱吗?并不是。雅迪财报显示其2024年净利润约12.72亿元,并且拟将2024年盈利全部派付给股东,分红比例达100%。其大股东董经贵、钱静红夫妇可分得7.95亿元。
而如此大手笔的分红,也恰恰说明了雅迪管理层的短视,并没有为长远持久的发展就好考虑。
雅迪将利润全部分红,导致缺乏资金投入研发,技术迭代滞后,这似乎也是导致其无法应对行业转型需求,屡次冲击高端市场无果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这种“重分红、轻研发”的策略很明显的制约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。
然而如此大手笔的分红,却仍旧留不住管理层的人。这不禁让人怀疑雅迪的企业文化是否出了问题。
根据雅迪控股发布的公告,2025年3月,负责研发的副总裁张祎胤辞职;5月,前总裁周朝阳被降职,由外部人员接任。其核心高管频繁变动会破坏战略连贯性,导致短期利益导向(如维持高分红)取代长期研发投入,进一步加剧技术滞后与战略摇摆,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。
以上的种种情况,导致资本也不得不对入股雅迪谨慎看待。
雅迪在2024年10月8日时候,股价高点,截止7月11日收盘,股价为13.0港币,跌幅为24.77%。这暗示部分资金可能正在撤离雅迪。这反映出他们对雅迪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。
结语:雅迪的突围之路
雅迪当前面临的困境,是电动车行业转型期的一个缩影。在新国标红利消退、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雅迪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。
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雅迪首先需要加强质量管控,提升产品品质,重塑消费者信任。其次,应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,增强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。此外,还需要稳定管理层团队,明确战略方向,避免因短期销量波动而采取激进的市场策略。
对于雅迪而言,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,但也并非没有机会。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,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只要雅迪能够抓住市场机遇,调整发展策略,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。
说明:所有图文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